返回 第 321 部分阅读  爽歪歪的做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 321 部分阅读[3/3页]

  闷几时,冒一疾而亡。纵有陶朱之富,总无一子,亦有何益!那平日奸骗的与夫苛算的,俱付之东流而已。

  文英还朝之後,小姐生一子,美娘、琼娥各生一子。

  文英大喜,爱如珍宝。过了周岁,将小姐所生名曰麟儿。美娘琼娥所生,一名大儿,一名喜儿。至五六岁,

  又请名师调诲,以期克绳祖武,无忝家声。且又颖悟非常,相貌清秀,至十二岁便能吟诗作文。

  第二书包网免费电子书下载

  文英自进京以後,约略算来,历十馀年。不料由翰林竟累升兵部尚书。这一日阁人传进,南京陈次襄拜望,

  文英鞠躬迎入。

  只见次襄竟是道家打扮,相见动问已毕,文英道:「自在金陵一别,忽又经十馀年,但不知大驾何往?曹夫

  人在内,可要一会否?」

  次襄答道:「在达人,视妻小如一粒芥子耳,会之何益?晚生年将强仁,并无儿女拜以相遗。薄座吩咐弟侄

  ,久已闲云野鹤,到处为家,凡名山胜境无不游历。正恨日月易逝,有道难逢。既而过洞庭,舟泊岳阳楼下

  ,同舡有一老道,晚生与之谈论,讲到精微玄奥之理,其足令人抚掌,便拜他为师,遂至一山峰之下,犹如

  蓬莱佳境。草舍数间,晚生修真炼性,静坐十年。家师对晚生道:『庞尚书一介书生之状元而至尚书,可谓

  富贵极矣。他跟器不凡,你可度他前来,我有一个小札命汝持去。』」

  文英道:「快取出来!」

  便开看道:

  忆昔足下还朝时,将到黄河口上,遭逢大难。若非老道救援,不免有覆溺之悲矣!幸今已是一十馀载,但令

  官居极品,家处富贵,又非若俗骨凡胎,足下原是仙骨,众夫人亦是仙姬。须知苦海无边,极早回头是岸,

  一堕浮尘,那时悔之晚矣。今特告达,祈早却尘埃,侯驾临,不胜欣幸。

  文英足下

  赤松道人白

  文英看毕,忙将此字以示母亲并夫人、小姐及丫鬟,众人皆欣欣。

  文英道:「我今官居上品,阅历已久,富贵已足,不如洗渚尘,才为上计。常看那撇官的譬如泛海,不至覆

  溺能有几个?况且光阴易去,青春不再,人生世间,总是一场大梦。若再把富贵萦心,恩爱牵惹,焉得有超

  凡日子?我今把欲网跳出,再不向虚浮世界寻觅,生活九州五岳,从此逝矣!」

  言罢,修了一回书,着次襄持去往复,次襄临行,又题诗二句道:

  餐芝辟谷终羽化,莫疑仙术是荒唐。

  文英答道:

  凡尘劳碌总是空,仙术清高子所衷。

  文英立意已决,就上了一个告病表章。幸蒙圣旨准允,回籍调理。遂携了家眷一同还乡,便留几个停当管家

  。即将田产房屋、金银财帛,分析叁子,却命家人管理。又训诲读书之事,示以无间。竟昂然挥手,带了二

  位老夫人及五位夫人,叫舡已定,命泊在河边。

  忽一日早起,竟下舡投太湖而去。你看他:

  名载事朝廷,勋名着简青;

  位高恐被谤,身退恰全名。

  第二书包网免费电子书下载

  花落能重发,人亡岂再生;

  打破功名念,全无追悔心。

  他人超凡入圣,便要废许多修炼之功,惟文英一家原系仙种,不必修为,自悬以待之。那日去後,忽到一个

  所在,桃花夹岸,高柳拂烟。山顶上多少五色异鸟,群飞巧啭。遂又向南行去,无数遥草琪花。

  过了一大桥,见有白鹤数对,见了文英,飞舞近前如迎接之状。远远望见高殿连天,层楼凝目。将次入门,

  便有多少侍吏称文英为君,跪迎登殿。

  文英伺了众位夫人一同上殿,只听得金管玉萧云象板,齐齐吹奏。

  文英道:「与其为尘凡枯骨,不若越世登仙。就如我辈何等优游快乐。为人百倍矣!」

  只见文英上坐,众吏叩头,口称仙主复位。又有无数仙婢,广排筵宴,罗列佳肴。芬芳扑鼻,俱是旧所未赌的。

  文英欢喜异常,便启口道:「今日喜登此地,可无佳作以畅幽怀?如诗不成者,罚以金谷酒数。」

  文英先请母亲大人吟起,李氏劝夫人首倡。夫人不能固辞,便吟绝句道:

  只为儿女担青春,终日碌碌在凡尘;

  深喜发白戚仙骨,甚悔尘埃误杀人。

  夫人吟毕,文英又请母亲再倡。庞夫人遂吟一绝道:

  意谓空门殊寂寥,不知紫府甚逍遥;

  人间修有起仙路,笑逐群真奉碧桃。

  庞夫人吟毕,文英斟满瑶觥,一吸而尽。便吟道:

  仕途纷扰甚时清,举家欢合叙幽情;

  抛却荣华心淡泊,快登仙府听箫笙。

  文英吟毕,小姐遂徐徐吟道:

  忆昔邂逅遇仙郎,谁想终身偕鸾凰;

  共向蓬莱莅仙地,不似人间渺茫茫。

  小姐吟毕,文英道:「如今该是你四人了,请速吟来,如迟罚酒。」

  只见美娘、桂萼与琼娥、秋香,俱各抽身辞道:「妾辈愧不能诗,何敢班门弄斧,令人作笑谈哂。」

  文英道:「不论工拙,聊以适兴。」

  美娘吟道:

  琪花瑶草满径生,坐轮明月映青灵;

  我辈竟与凡尘隔,莫记家中子女情。

  美娘吟毕,桂萼思想多时,方吟出,便徐徐念道:

  谁道仙居冷梦魂,玉冠随意晓新;

  第二书包网免费电子书下载

  瑶台瞬息光阴过,不游人间几度春。

  桂萼吟毕,琼娥也不假思索,便吟一绝道:

  身历凡尘闹烘烘,一游仙径总为空;

  不顾人间乐与苦,此趣自识莫能公。

  琼娥吟毕,秋香吟道:

  超凡入圣信有缘,非易遽升大罗天;

  汉皇误受乐成诈,到底艰难会列仙。

  秋香吟毕,文英唤左右艳婢点起巨烛,进内房寝歇。但闻香气氤氲,非复人世之乐处,遑闻及於富贵哉!

  仅听後人相传,以为文英八人尽成地仙,云他叁子後来也不低微。长燥荫授官生,官至太守。次成名进士

  ,官太常侍卿。次仅以恩贡作一任邑令,数传而後,历代簪缨不绝。不期次子,後亦为文英所拾,并成

  地仙云。

  ……………………………………………

  予作《庞刘传》,以为庞生天缘奇遇,凑合颇多。然尤不若祁羽狄之佳遇甚多也。殊不知世间奇奇怪怪,如

  才子名媛无端而邂逅,投起便咏诗唱和,暗订姻盟,真乃巧遇。今岁孟秋,友人有以庞刘事请余作传,予遂δんυιouЪα8.℃OΜ

  援笔草创而为句就其事。虽与祁生彷佛,然以庞生看榜为由,突会佳人,订约赴期,殊出望外。至於寡居

  之桂萼,处子之琼娥,一旦乔扮贺喜,两人而为淫污,则桂萼、琼娥之遇,尤为奇艳。後来小姐相思,全仗

  假医生之挑病。後来全愈间,母氏之酬愿,适叔子之归家而捉奸鸣法,官判脱罪,子民是有念於王学宪之恩

  深且大也。假使按律正法,则庞生无所用其施为,信乎?天付良缘,不容人所不肯尔。乃世固有志读书求一

  人眼,卒不可得者。文英以十四游泮,而鼎甲争先。官居尚书,为之身登仙府,即云赤松点化,然其前生固

  是仙君也。

  予适饱小点,不过以传文英事,聊以自怡。友人必欲请之梨枣,公诸国门。予亦不能强,只得听之而已。

  情士自跋

  ……………………………………………

  》

  155

  ●桃花

  ●桃花

  ●桃花

  序言

  《桃花》又名《桃花鼓词》四卷廿四回,每回七字单句,仅第五回、第六回为八字,目录题「新刻绣像

  第二书包网免费电子书下载

  桃花目录」卷首附图,有石印本及光绪十叁年京都琉璃厂刊本,不题撰人,书中多破体字,如「窦」字作

  「豆」、「谷」字作「谷」、「师父」作「师付」、「滋」字作「旨」、「苏」字作「禾」等等不一。

  书序苏州城内张员外,因洪武爷与陈有谅大战,兵败破荒而逃,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危亡之际,即时赠於

  廿万石仓谷援助。事後洪武爷获胜即位,重加封赏,由於张员外官金不授,皇命恩赐世袭进士。张员外谢恩

  回家,几年身亡。留下一子,名叫张才,字学富,十六岁取妻窦氏,守制叁午,日日家中诵读诗书,正值叁

  月虎丘山迎春大会,欲往游览,遂告知窦氏,出外观会。

  在会上遇见桃花中少尼陈妙禅与师父前来观游,两人搭上线,张才随妙禅师徒回返桃花中,妙禅瞒过师

  父老道姑,将张才打扮成女尼,要求老道姑收其为徒。尔後两人行影不离,夜日不分地行欢作乐,张才留於

  中叁月有馀,终极病恹缠身,未几离世。妙禅怀孕在身,待产,後生一子,托付媒婆王叁思将遗孤送回松

  竹窦氏夫人处抚养。途中,王婆遇苏州府大人盘诘,因无法遮拦,遂顺水推舟以纹银十两卖於苏大人,苏

  大人为其取名苏宝玉。

  十五年後,宝玉长成,一日途经窦氏房宅门前,被窦氏看见,引进收为义子,详述其夫婿出走十五年,乍见

  宝玉如同夫婿像貌,咸慨良深。此时王婆七十有馀,家无柴米度日,想起当年还有一件蓝衫可以打换几两银

  子,遂来至城中乾女儿处商议,乾女儿将蓝衫拿至窦氏处请议,窦氏一见,万分惊叹,遂将王婆叫至客舍诘

  问;方知事情缘由,遂嘱咐王婆领路,往桃花中走访。

  妙禅见窦夫人来参拜佛像,自承素果茶食,亦欲探其子消息,几番对辞,两相情结化开,急於赴苏大人处

  认亲。时值苏大人领着州府各县举子进京送考,苏宝玉入试,连过几场,皇榜出示,宝玉中了头名状元,又

  为承相招了女婿,苏大人派人报喜回府,同时打点回家

  一路领着窦玉进了苏州地界,各县大小官员迎接,翌日俱来叩喜,大厅上崛宴席,命状元一一拜见,窦氏闻

  讯前来叩喜,苏大人接至後堂,窦氏诘问苏府要人,遂引出王婆道其根源。

  苏大人百般无奈,请出府堂大人、教授商议,因状元出於张门,礼宜归宗,苏大人抚养成人,名登金榜,膝

  下无後,亦不可缺,随即裁定双挑入赘。即承相女,生子承挑苏门,另择妻妾成婚,生子承挑张门,苏大人

  与窦氏皆喜,终得两全其美。

  《桃花》一书,作品艺术水平低俗,立意构思与才子佳人如同一辙,内容简单,大部份多在论及张才与陈

  妙禅相遇後,在桃花中作乐,张才贪欢,留念忘返,以致病恹身亡。书中最无知者老道姑,她对张才是男

  是女一概分辨不清,任凭妙禅说张才的样儿,道姑皆以为是。尤其是在男女欢幸的动作上,更是苍白的痴愚

  不近常理。

  本书在人物方面,仅以张才、妙禅、王婆、苏大人、窦氏夫人为主体回绕在他们身上打转,十八回以後提到

  ?

第 321 部分阅读[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