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三集[3/3页]
丸,姜汤送下。
此方名“太仓丸”。
豆蔻释名草豆蔻、漏蔻、草果。
气味(仁)辛、涩、温、无毒。
主治
1、心腹胀满,气短。
用豆蔻一两,去皮,研细。
每服半钱,木瓜生姜汤调下。
2、胃弱呕逆不食。
用豆蔻仁二枚、高良姜半两,加水一碗合煮,去渣取汁,再以生姜汁半合倒入,和面粉做成面片,在羊肉汤中煮熟,空腹吃下。
3、霍乱烦渴。
用豆蔻、黄连各一钱半,乌豆五十粒,生姜三片,水煎服。
4、虚疟自汗不止。
用豆蔻一枚,面裹煨熟。
连面研细,加平胃散二钱,水煎服。
5、瘴疟(热少寒多,或单过时冰热。
或虚热不寒)。
用豆蔻仁、熟附子等分,加水一碗、姜七片、枣一枚,煎至半碗服下。
此方名“果附汤”(因豆蔻一名草果)。
6、赤白带下。
用豆蔻(连皮)一枚、乳香一小块,面裹,煨至焦黄,同面一起研细。
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一天服二次。
7、脾痛胀满。
用豆蔻仁二个,酒煎服。
蓬莪茂释名述。
气味(根)苦、辛、温、无毒。
主治
1、心腹冷痛。
用蓬莪茂二两(醋煮)、木香一两(煨),共研为末。
每服半钱,淡醋汤送下。
2、妇女血气游走作痛及腰痛。
用蓬莪茂、干漆各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如是腰痛,则用核桃酒送下。
3、小儿气痛。
和蓬莪茂炮熟,研细,热酒送服一钱。
4、上气喘急。
用蓬莪茂五钱,加酒一碗半,煎至八成服。
5、气短不接(兼治滑泄及小便热)。
用蓬莪茂一两、金铃子(去核)一两,共研为末,加蓬砂一钱,炼过,研细。
每服二钱,空心服,温酒或盐汤送下。
此方名“正元散”。
6、婴儿吐乳。
用蓬莪茂少许,加绿豆大的一粒盐,放入乳一合中煎开几次,去掉渣滓,再加两粟米大的牛黄一块,给病儿服。
很有效。
荆三棱释名京三棱、草三棱、鸡爪棱、黑三棱、石三棱。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
1、症瘕鼓胀,用三棱根切一石,加水五石煮成三石,去渣,再煮,得汁三培。
隔水明显成膏,浓如稠糖。
每天早晨服一小匙,酒送下。
又方:荆三棱、青皮、陈皮、木香各半两,肉豆蔻、槟榔各一两,硇砂二钱,共研为末,加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送下。
2、痃癖(胁下坚块如石)。
用荆三棱(炮)一两、川大黄一两,共研为末,加醋熬成膏。
每日服一匙,空心服,生姜、桔皮汤送下。
3、小儿气癖。
用三棱煮汁给授乳的母亲吃,也把少量给小儿吃。
小儿新生百日及十岁以下,无论热痃癖等,服此药都有效。
4、反胃恶心,药食不下。
用荆三棱(炮)一两、生丁香三分,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开水送下。
5、乳汁不下。
用荆三棱三个,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洗奶(乳房),取汁出为度。
6、浑身燎泡(状如棠梨,每泡出水)。
用荆三棱、蓬莪茂各五两,共研为末。
分三次服,酒调下。
连续服完。
莎草香附子释名雀头香、草附子、水香棱、水巴戟、水莎、侯莎、莎结,夫须、续根草、地毛。
气味(根)甘、微寒、无毒。
主治
1、未老先衰。
用香附子一斤,水浸一夜,取出,擦去毛,炒黄,加茯神(去皮)四两,共研为末,以炼蜜调末为丸,如弹子大。
每晨服一丸,降气汤送下。
降气汤是用香附子(如上法处理)半两、茯神二两、炙甘草一两半、合煎而成。
此方名“交感丹”。
除了治未老先衰之外,还能治胸痞、拒食、虚冷遗精等症。
2、偏正头痛,热气上攻,头目昏眩。
单用香附子一味,经过去皮、煮、捣、晒、焙之后,研为细末,加炼蜜调成丸子,如弹子大。Wwω.sΗùLóuЪā㈧.cōM
每服一丸,水一碗,煎药至八成服下,妇女用醋汤煎服。
此方名“一品丸”。
3、一切气病(胸腹胀满、恶心、气逆、翻酸、烦闷等)。
用香附子一斤、缩砂仁八两、炙甘草四两,共研为末,盐开水送服。
或研成粗末煎服亦可。
此方名“快气汤”。
4、心腹刺痛。
香附子(去毛,焙)二十两、乌药十两、甘草(炒)一两,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盐汤送下。
5、心脾气痛(胸膛软处有一点作痛、俗称心气痛,实乃胃脘有滞所致,或起因于气,或起因于寒)。
用香附子醋浸,略炒,研为末;另用高良姜酒洗几次,略炒,也研为末。
两工分别收存,治病时,起因于寒者,姜二钱、附一钱;起因于气者,附二钱、姜一钱;起因于气与寒者,姜、附等分。
三种情况都以热米汤加一匙姜汁和一小撮盐把药送下。
服药七、八次后,病根可除。
6、心腹诸痛(心气痛、腹痛、小腹痛、血气痛等)。
用香附子二两、艾叶半两,蒸日上在醋汤中蒸煮熟,去艾叶,炒香附子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
此方名“艾附丸”。
7、湿肿虚肿。
用香附子、艾,加醋煮干,焙三工业区末。
以醋、糊调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常服,可使肿水从小便排出。
又方:香附子一斤,在童便中浸三日,取出,焙干研细,加糊为丸。
每服四、五十丸,米汤送下。
一天服二次。
8、疝气痛。
和香附末二钱,空心服,以海藻一钱,煎酒调下,服药后把海藻也吃下去。
9、月经不调及其他妇科病。
用大香附子(擦去毛)一斤,分作四份:一份醇酒浸,一份酽醋浸,一份盐水浸,一份童便浸。
几日后,取出香附子,洗净,晒士,捣烂,微焙为末,加醋煮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七十丸,酒送下。
瘦人,加泽新天兰、赤茯苓末二两;气虚,加四君子料;血虚,加四物料。
此方名“四制香附丸”。
10、重度血崩或五色漏带。
用香附子去毛炒焦,研为末,热酒冲二钱,立愈。
已昏迷者,服三钱,米汤送下。
11、安胎顺气。
香附子炒后研细,浓煎紫苏汤送服一、二钱。
加砂仁亦可。
此方名“铁罩散”。
12、妊娠恶阴(胎气不安,气不升降,呕吐酸水,起坐不便,饮食不进)。
用香附子二两,藿香叶、甘草各二钱,共研细。
每服二钱,开水加盐送下。
此方名“二香散”。
13、临产顺胎(怀胎九月或十月时服此,自然顺产)。
香附子四两、缩砂仁(炒)三两、甘草(炙)一两,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14、产后狂言(血晕妄语。
烦渴不止)。
用生香附子(去毛)研细。
每服二钱,姜、枣煎汤送下。
15、气郁吐血。
用童便调香附末二钱服。
又方:香附子一两、白茯苓半两,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陈粟米汤送下。
16、肺破咯血。
用香附子一钱,研细,米汤送服。
一天服二次。
17、尿血。
用香附子,新地榆等分,分另煎汤。
先服香附汤在口,后服地榆汤至尽。
发吵见效,可照此再服。
18、各种下血。
用香附子浸童便中一天,取出捣碎,醋拌,焙干,研为末。
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又方:香附子以醋酒各半煮熟,焙研为末,加黄秫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十丸,米汤送下。
一天服二次。
又方:香附子末二钱,加百草霜、麝香各少许同服,见效很快。
19、脱肛。
用香附子、荆芥穗,等分为末。
每取一匙,加水一碗,煎沸十多次后,淋洗患处。
20、气郁头痛。
用香附(炒)四两、川芎二两,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茶汤调下。
常服可防头痛,又可明目。
21、肝虚目痛(冷泪,羞明)。
用香附子一两、夏枯草半两,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茶汤送下。
22、突然耳聋。
用香附子(瓦炒)研末,早晚各服二钱,萝卜子煎汤送下。
药忌铁器。
23、牙痛。
和香附子、艾叶煎汤漱口,同时用香附子末擦牙。
又方:香附子(炒存性)三两,青盐、生姜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日擦牙。
24、长期消渴不愈。
用香附子一两、白茯苓半两,共研为末。
每服三钱,陈粟米汤送下。
每天服二次。
25、蜈蚣咬伤。
嚼香附涂搽,立效。
藿香释名兜娄婆香。
气味(枝叶)辛、微温、无毒。
主治
1、霍乱吐泻用藿香叶、陈皮各半两,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
2、暑天吐泻。
用滑石(炒)二两、藿香二钱半、丁香五分,共研为末。
每服一、二钱,淘米水调服。
3、胎气不安(气不升降,呕吐酸水)。
用香附、藿香、甘草各二钱,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加一点盐,以开水调下。
4、口臭。
用藿香洗净,煎汤,随进嗽口。
烂疮。
用藿香中、细茶等分,烧灰,油调涂叶片贴疮上。
熏草(零陵香释名蕙草、香草、燕草、黄零草。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
1、伤寒下痢。
用熏草、当归各二两,黄连四两,加水六升,煮成二升服下。
一天服三次。
2、伤寒狐惑(按:狐惑症象是:虫蚀下部,痛痒不止,脉数而无热,汗出不止。
病初起时,目尽赤,七、八日后,四角变黄黑)。
用熏草、黄连各四两,咬细。
在白酸浆一斗中浸一夜。
煮成二升,分三次服。
3、头风旋晕(痰逆、恶心、懒食)。
用真零陵香、藿者叶、香附子(炒),等分为末。
每服二钱,茶汤送下。
一天服三次。
4、小儿鼻塞头热。
用熏草一两、羊髓三两,慢火熬成膏,去滓,以膏揉摩背上。
每天三至四次。
5、头风白屑。
用熏草、白芷等分,加水煎成汁,倒入鸡蛋白调匀,搽头几十次,以后永不生屑。
6、牙齿疼痛。
用熏草叶煎水含漱。
7、梦遗失精。
用熏草、人参、白术、白芍药、生地黄、茯神、桂心、炙甘草各二两,大枣十二枚,加水八升煮成三升,分二次服。
此方名“熏草汤”。
8、节育断产。
用熏草研细。
每服二钱,酒送下。
连续服五次,可保一年不孕。
9、赤白痢。
用熏草去根,在盐酒中浸半月,取出炒干,每一两加广木香一钱半,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半,冷水送下。
三、四次以后用热米汤送服一钱半,即可止痢。
用药期间,忌食生梨。
此方名“返魂丹”。
兰草释名(闲)、木香、香水兰、女兰、香草、燕尾香、大泽兰、兰泽草、煎泽草、省头草、都梁香、孩儿菊、千金草。
气味(叶)辛、平、无毒。
主治
除胸中痰癖,治消渴,消痈肿,生血、调气,煮水,可以洗风病,可以解食牛马肉中毒。
泽兰释名水香、都梁香、虎兰、虎蒲、龙枣、孩儿菊、风药。
根名地笋。
气味(叶)苦、微温、无毒。
主治
1、产后水肿,血虚浮肿。
有泽兰、防己,等分为末。
每服二钱,醋酒送下。
2、小儿蓐疮。
由大人嚼泽兰心把疮周围封起来。
很有效。
3、疮肿初起。
把泽兰捣烂封住,有效。
4、损伤瘀肿。
治法同上。
5、产后阴翻(产后阴户燥热,变成翻花状)。
用泽兰四两,煎汤熏洗。
二、三次后,再加枯矾一起煎洗。
第三集[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