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一百一十七章:吊酒(三)[3/3页]
时的曲,踩的有多么成功,要是晒干之后,受潮长霉了,前面所做的一切都是白搭。
酒曲做好之后,就是剩等甘蔗成熟了。
等家里要砍甘蔗的时候,前面踩的曲就要派上用场了。
这个时候就是把曲和各种粮食掺杂在一起,称为搭酒酵子。δんμしΟUΒα捌.cΟΜ
用搭,是因为要掺杂其他的粮食,一般都是用烂玉米,而且是越烂约好。
把烂苞谷推成苞谷面,煮成不干不稀的糊糊状,然后就着滚烫的温度,把曲倒在里面拌匀,之后放到木缸里面装着,这道工序就算是完成了。
这时候,你会发现一个特别神奇的事儿,一两天之后,虽然木缸没有温度,但是酒酵子却都在冒泡泡,而且还会煮的咕咚咕咚响。这就说明,酒酵子在发酵了。
接下来,甘蔗剁碎之后,把搭好的酒酵子倒在甘蔗里和匀,再提前挖一个两米多深的大坑,用麦草,苞壳儿之类的垫在底下,上面用苞杆子一隔,埋个半个多月就可以吊酒了。
要吊酒,首先要糊酒樽子,意思和打一口灶是一样的,不过就是这个灶要大很多而已。
下面和土灶是一样的形势,不过,架在灶上的那口锅,一般要直径60—70厘米,这个被称为底锅。
底锅的上面,放的是一个厚实的,和底锅锅口一样大小的草垫子,草垫子的上面,又是一个像呼啦圈一样,老碗粗的草圈儿。
草圈的上面,架的就是一个直径和底锅一样,高约一米五左右的空心圆柱,这个就是被称为酒樽子。
下面的都组合好了之后,就把底锅到酒樽子之间的地方,全部都用厚厚的泥巴给糊起来。
到这里,要吊酒的地方基本上就算全了。
不过,看到古人吊酒打的这个灶,慕贞觉得挺无语的,你烧酒都晓得给这种灶留个烟冲,为啥做饭的灶就想不到呢?
每次做饭,人被熏得泪眼汪汪的不说,那做饭的屋,比小黑屋还黑,整个就像刷了一层黑漆似得。
最后一步,也就是庄稼人都盼望的一刻—吊酒。
底锅添满水,把酒樽子里一层层的添上酒糟子。酒樽子的侧面,大概在上方的四分之一处,有一个酒盅大小的圆孔,这个地方是装酒溜子,也就是出酒的地方。
把酒糟子上到和酒溜子平齐的时候,就架上天锅。
天锅一般有底锅的两个大,架上之后,把里面装满水,然后就等出酒了。
和慕贞前世听说过的,自制的什么高粱酒,玉米酒不同。这种甘蔗酒,经过甘蔗和酒酵子发酵,利用蒸馏的方法,提炼出来的白酒颜色清澈,喝在嘴里也没有苦涩的感觉。
而且,因为艾蒿的作用,这种酒很多老年人还会加入其他的草药,用来治风湿,效果也是不错的。
农家汉子,一年四季都是干体力活,总会乏的,这个时候,咂一口自家酿的白酒,提神又解乏。
慕贞听着墨效才讲述的制作过程,只觉的庄稼人真不容易,就是烧个酒,就要忙碌大半年。
再加上其他的作物,难怪说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备忙呢。慕贞第一次对这落手的生产力,又了深刻的认识。
ps:一般妞觉得有趣或者是大家接触的比较少的植物,还有它们的功效,妞都会做详细介绍,大家对此有什么意见,可以在留言区告诉我,爱你们。
第一百一十七章:吊酒(三)[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