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191 这个生物不简单[2/3页]
长乐被吓了一跳。
四五米外,他常规视觉的极限距离处,他看到了一头很是惊人的动物。δんμしΟUΒα捌.cΟΜ
那动物皮肤偏向于灰白色,同时和石质地面、白雾产生混淆。
其块头很庞大,腿有四条,不,六条。
多出来的两条腿,就相当于两条前足,被向上耸立的上半身高高举起着。
这动物还有两个硕大的明显是复眼的眼睛,有着类似于蚂蚁类的一对儿大颚牙。
它最醒目的科识别特征,还是被其上半身举起来的那一双前腿,像是被折叠后的锯子一样。
这、这莫非是一头螳螂?
长乐内心的翻滚滔天一样。
怎么可能呢。
他发现了这个世界的一些现象,大多数的动物,普遍会比前世正常世界里对应的物种体态要庞大。
但再大也有个倍数的上限(那头火鸟是个例外先不提),就算是之前的变色龙,体长连带尾巴可以达到三米,也不至于不可想象,毕竟前世的变色龙本身就是有长有短的,长的可以有六十厘米,也即变色龙的扩增倍数,可以按五六倍来推算。
可眼前这头螳螂大得过分了啊。
依据自己的视觉估算,这螳螂的身高,超过了一米九零,体长估计还要长更多。
这比一个普通的人类都大号了啊。
这得是多大的体型重量增长倍数?
长乐的震撼,还不是这螳螂的增值倍数,还有前世的一个说法。
前世不少观点认为,如果是同样的体型的话,昆虫才是这个世界上的王者,什么狮虎豹动物世界都得靠边站,因为昆虫的单位力量、速度、跳跃高度、举重高度等数据,才是远超出常规的。
但另一种观点也认为,昆虫如果长到了人类那么高大之后,身体就会支撑不了原数据了,会变得凡俗化,和一般生物相差无几。
这两个观点,在崖谷底下这头螳螂面前,一个是猜想成真了,一个被打脸到一塌糊涂。
依照刚才的热源感应,这头螳螂的移动速度,比之前变色龙还要快不少,虽说还是比不过变色龙舌头的瞬间弹射速度,已经很惊人了。
但是其体型又如此庞大。
体型庞大、速度极快的前提,还是崖谷这里的4倍重力环境。
所以这就非常离谱,过于离谱,完全离谱!
长乐的原有认知就在转瞬之间被彻底打破了。
这体色灰白的巨型螳螂,之前大约正凝立在迷雾里,等着长乐主动上去送餐,结果长乐却后撤了,它于是快速接近,到了迷雾里的一般性视觉极限才停下。
然后估计它终于感应到,还是被长乐给彻底发现了,于是又向长乐接近了几步,双方都确认看到了对方,一高一矮,一大一小对望。
下一刻,巨型螳螂四肢挪动,以不可思议的效率向着长乐奔袭过来。
那对儿镰刀一样的捕捉足高高举着,一上一下,一前一后,一左一右,锯齿的部分神展开的角度也不一致,不用想在接近猎物的瞬间,那对儿镰刀就会一下子展开并斩击过来。
长乐前世看过一些螳螂捕蝉的视频,在袭击的刹那间,捕捉足的动作快到了极致,必须镜头的慢动作才能展现,而被那对捕捉足抓中了的猎物,根本没有任何办法来摆脱。
由于捕捉足较长,被夹住的猎物也无法反击到螳螂本体。
看这么大号的捕捉足,长乐哪怕是不久前才得到了硬质皮肤的基因特性,也难保不被一下锯穿斩断成两截。
而且那对儿捕捉足的灵活性带来的效果就是其正面攻击范围会相当宽泛。
这跟之前的变色龙不一样。
变色龙的最大攻击手段是舌头近距离弹射,舌头的弹射方向非常固定,预判之后闪躲容易不少,但是那对儿捕捉足,你闪躲开第一下后,却很难去同时预判到其后续的一系列动作行为,闪让难度会大很多。
长乐和对方的身高体态差距,又正好是捕捉足落下一把抓住的地步,过大过小,都不容易捕捉,自己简直就是给这头螳螂送到口的最佳食材一样。
想也不想,长乐举起了之前获取到的武装。
那个变色龙的背甲。
背甲完全遮挡住了长乐的上半身,刹那间,螳螂的一只捕捉足尖端就刺了进来。
从这点判断,这头巨型螳螂和前世的正常螳螂略微不同,正常螳螂的捕捉足只能进行抓举动作,需要将锯齿的部分阖上来捕捉中猎物,眼前的螳螂怪却能将非常锋利的尖端刺击向猎物,这无疑是多出了攻击手段,更加难以对付
191 这个生物不简单[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