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请假条  宇宙的边缘世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请假条[2/3页]

  e白矮星,CO白矮星+CO白矮星等诸多可能(依赖初始质量、吸积率、星风等)。白矮星因引力辐射带走轨道角动量最终并合爆炸;或者距离过近,质量大的吸积质量小的,并合前质量大的白矮星达到钱德拉塞卡极限而爆炸。m.sΗùlοùβà八.cοM

  在热核爆炸模型,超新星释放能量仅取决于前身星的质量。可想而知,双简并模型能量肯定高于单简并模型。事实上,人们观测到某些IaSN光度不止-19等,竟然达到-21等!可能是双简并模型的证据。

  【B:核坍缩(corecollapse,CCSN)】

  是大质量恒星演化晚期的爆炸。人们一共提出四种类型,铁核坍缩,电子俘获,配对不稳定,光致解离。

  1、铁核坍缩,早期的超新星模型。大质量恒星核合成至铁元素,形成洋葱结构。中心是铁核,再外依次是硅壳层、镁壳层、氧壳层、碳壳层、氦壳层、氢壳层、氢包层。这个模型认为,IbSN是无氢壳层、氢包层的大质量恒星爆发,IcSN是无氦壳层的大质量恒星爆发。硅壳层持续燃烧,导致铁核质量持续增大(硅聚变并不是合成铁,但需要硅才能合成铁,铁是中子链合成的),形成简并铁核。爆发则是铁核质量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铁核坍缩,引力能释放,铁原子核解离成氦,氦俘获电子,开启中子化过程,释放大量的中微子,带走了约99%的引力能,核心形成半径约10km的前身中子星,这些过程的时间只有几秒!外层来不及反应。核心形成铁核,光度下降,外层热压力减小,引发外层坍缩。

  当坍缩的外层物质下降遇到前身中子星时,发生什么?人们普遍认为,产生反弹的超音速激波!激波向外冲击,带走了外层物质(直接爆发机制),解释了光度曲线急剧上升。然而问题没这么简单,90年代,数值模拟发现激波最终停下来了,炸不开外层物质。大牛们开玩笑,中微子没准可以复活激波啊。额,随后考虑中微子流与激波层作用,没想到真可以讲很小部分的能量传给激波,激波复活了(延时爆发机制)。

  2、电子俘获,发生在O-Mg核大质量恒星(8-11倍太阳质量),只是将铁核替换为氧镁核。简并核的氧、鎂原子核在致密的情况下(密度约10^9g/cm^3)俘获电子,使电子简并压迅速减小,于是核心坍缩。

  以上是一类爆发机

请假条[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