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5章 率军北归  乱世三国魂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455章 率军北归[2/3页]

  一把火,只怕三国的格局根本就无法形成,汉末的历史也会因此而改写。

  周瑜是有大才的,那鲁肃呢?虽然历史上对鲁肃的描写并不是特别多,只是一再强调鲁肃是个有才华的老实人,但实际上天下三分的概念还是他先提出来的。

  当年孙权曾问鲁肃:“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

  鲁肃回答:“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之后东吴的战略方针基本上就是照此执行的,在周瑜死后,鲁肃更是全权担起了辅助孙权的重任,由此可见鲁肃之才非同凡响,有这样大才的人,张毅自然是不会轻易错过了。

  见张毅向自己行礼,两人连忙回礼,在洛阳住了一段时间,听说过不少张毅故事的周瑜很是感慨地说道:“当年盱眙一别,已有两个春夏,却没想到将军还能记得我二人,实乃公瑾之幸,我在洛阳久居,常听到将军的事迹,一直有心想在将军麾下效力,今日得见将军,如将军不弃,公瑾愿在将军麾下,略尽绵薄之力!”

  赞同地点了点头,鲁肃也道:“公瑾所言极正是子敬想说的!子敬自幼便希望能有朝一日为天下为百姓尽一份力,将军若不嫌弃,肃愿投效帐下,效犬马之劳。”

  说着,鲁肃便又跪了下去。

  周瑜见状也跟着跪了下去,拱手道:“瑜也愿投效帐下,效犬马之力!”

  张毅大喜,心道:这还是真是饿的人遇到了面包,瞌睡的人找到了枕头。

  连忙将两人扶起,张毅一脸欣喜地说道;“能得两位相助,实在是天少的福气,天少本想同二位促膝长谈,但今日乃是定平军穿城而过的大日子,我看不如这样,二位便同我一起跨马游街如何?”

  两人见张毅如此诚心诚意,不禁心头感动,当即便答应了下来,还好他们两人也有马,这下省去了诸多的麻烦。

  带着周瑜和鲁肃,张毅携麾下中军赶奔城门。

  眼见张毅离去,在场才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约而同的赶去了正街,因为定平军穿城而过的路线早就张榜公布了,不少百姓都在等着这一天。

  由于张榜公布的是定平军明天才游街,所以听到号角声之后,城中百姓还很迷茫,但等他们看到官兵封街之后,百姓们才明白,十有**游街是提前了。

  封街的是蹇硕麾下的西园军,不过司马微也派出了张飞,目的就是和百姓们解释为什么会突然提前游街,毕竟百姓们此时都在正常的上街采购或者走亲访友,西园军突然封街必定造成不便,司马微是怕西园军野蛮驱散百姓,百姓们不理解,其中有人再故意挑拨造谣中伤定平军,那张毅苦心维护的亲民爱民的形象就大打折扣了。δんυιouЪα8.℃OΜ

  “城中百姓听着,我是定平军前锋大将张飞张翼德,也是定平公张毅的结拜三弟,并州战事紧张,鲜卑大军围困晋阳城,定平军受陛下差遣,急于奔赴战场,因此游街时间提前了,望洛阳的父老乡亲能多加体谅,驾”

  受司马微所差,张飞带着一队嗓音洪亮的士兵沿街大喊,在他们吆喝下,百姓们不但理解了,还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说定平军是好样的,这才刚平定了黄巾之乱,又马上马不停蹄的北上抗击鲜卑人,因此纷纷上街准备一睹定平军的风采,其中便有蔡家父女。

  “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定平军尚未进城之前,汉灵帝也在何进的护送下,赶到了北城门,皇帝出宫,两侧的百姓自然是山呼海啸般的高喊万岁了。

  前期准备进行的并不是很快,给定平军预留的半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张毅却迟迟没有赶到。

  张毅也是没办法,毕竟是在城中,也不能纵马狂奔,而且从蔡琰的家到定平军进城的南城门,步行过去就要两个来小时,张毅他们骑马半小时过去显然不可能

第455章 率军北归[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