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不得不去外面找地啊  科学家的空间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十六章 不得不去外面找地啊[3/3页]

  题。为了减少能量的损耗,李昱把常温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提高到了摄氏80度了。

  以前对李昱来说,提高超导材料临力量温度这个难题,现在已经不是问题了。材料合成理论的进步,让李昱找到了更加合适的合成超导材料的方式。如果他愿意,把超导临界温度提高到摄氏100度也不是问题,而且还可以更高。

  现有的超导材料已经可以用了,不值得在花费时间提高了,如果有需要的话,随时可以合成。wWW.δんūLǒμΒà8.CóΜ

  发射装置要优化,可以从材料和能源来考虑。提高材料纯度可以减少能量损耗,提高材料纯度就必须得对生产设备升级。升级设备并不是单独升级一种,几乎实验室内相关设备都得升级,这个时间最少要一年。不说新实验室的设备是李昱刚刚一年的时间,如果外星人停止联系呢?这个风险不能冒。

  也可以提高能量强度,核聚变装置李昱可以进一步小型化,体积可以缩小三分之二。信号发射装置可以容纳更多的小型化核聚变装置,提供更多的能量,可惜经过计算,现有的材料承受的能量强度有上限,最多只能安装十五台核聚变装置。

  李昱和林宛白互相看了一眼:“看来只有去实验室以外的地方安装信号发射装置了。”

  由于现有的材料达不到要求纯度的原因,信号发射装置会在发射信号的时候产生能量逸散,能量逸散会引起信号发射装置周边30到100公里范围内异常的电磁波紊乱,会干扰到正常的电磁通信信号。

  这个问题的存在,让李昱可选择的实验地点就不多了,林宛白提议把实验地点放在海上,李昱否决了她的意见。虽然现在李昱已经解决了建造飞行器的所有问题,但他没有制造的地方。

  之前为林宛的在省城行动而建造的那个小型的飞行器,只有五米长,二米宽,体积不大,荷载只有一吨,还能想办法解决生产和存放的场地。但这次实验所需的设备不但体积大,而且重量重,如果还用飞行器运输,所需的飞行器的比执行任务的飞行器要大五倍才行。

  找运输公司或者租船?李昱和林宛白面面相觑,保密工作就不好解决了,事情透露出去,他们就永远宁日了,去海上做实验的条件不具备了。

  为了安全考虑,泽安县附近是不能考虑的,海上也不行。林宛白又提出了另一种解决方案:“李昱,如果是建一个小功率的只要能覆盖全球的信号射器对材料的要求就降低多了吧。”

  李昱一听林宛白的话就反应过来了,“你是说我们可以把信号发射装置分成两部分,把发射部分放在其它地方,接收部分就放在实验室。这两个部分通过小型的信号发射和接收装置中转?”

  林宛白接着李昱的话,“小功率的信号发射装置不会造成能量逸散,而且信号能覆盖全球,这样就算实验的过程中出现意外,我们的实验室也不会曝露了。这样的话,我们实验的地点能选择的余地就多了。”

  李昱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之前他只想着解决能量逸散问题,林宛白的这个办法从另一个方面解决了难题。

第十六章 不得不去外面找地啊[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