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400章 和诸葛亮谈谈治国[2/3页]
说道:“此言差矣,岂不闻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庆之接下来所言的治国要略,都是我不懂的,因此,虚心的向你请教,也是正常的事情。”
闻言,陈庆之叹曰:“我终于明白先生为何能有此才能了,陈某敬服,敬服啊!”言罢,就和诸葛亮谈起后世的治国方针,其中,陈庆之说得最多的还是三生六部制和科举制,在他看来,三生六部制是一个颇为合理的制度,他不仅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臣子的权利,同时也提高了办事效率,可以这么说,陈庆之相信刘备会很喜欢这个制度。
至于科举制,陈庆之只能说,要是他不提出这个制度,连他自己都饶不了自己,要知道直到现代,科举制这种东西还存在着,只不过换了一种名称而已,没错,这个名称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考试,对于考试,陈庆之当真是映像深刻,要知道当初还没有获得系统的他,最怕的还是考试。
至于宋代的什么二府三司的制度,陈庆之就少说了许多,不过诸葛亮也听明白了,这样的制度实在太复杂了,而且机构臃肿到了极点,根本不利于办事效率,至于明朝和清朝的治国方式,诸葛亮更是紧皱眉头,在他看来,那两个国家的治国方式,简直就是一塌糊涂。
而新中guo的治国方式,则是把诸葛亮震惊的无以复加,不是说新中guo的治国制度不好,只是他知道,现代的治国方式是绝对不能用在古代的,双方在制度上有着本质的不同。
谈得口干舌燥后,陈庆之就拿起了桌面的茶杯,然后喝起了茶,此时,诸葛亮忽然说道:“我有些明白你为何会这么详细的替我讲解三生六部制和科举制了,在我们这个时代,最适合的恐怕还是三生六部制吧,不仅分工明确,而且可以增加君主的权力,只是科举制......庆之,你要知道,若施行这个制度,势必要得罪天下的世家大族啊!”书楼吧
陈庆之苦笑道:“此事陈某又怎会不知,只是孔明先生,这制度在我华夏传承超过千年,自有其合理之处,而且,我相信汉中王也会赞成这个制度,只不过,这个制度现在绝对不能施行,要不然,这对汉中王的统一大业有害啊。”
诸葛亮点点头,说道:“庆之之言甚合我心
第400章 和诸葛亮谈谈治国[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