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纪台风[2/3页]
历史钱镠在杭州附近的沿海地区的举措,点点头道:“江南自古以来就是繁华之地,如果受灾必然牵动整个帝国的经济走向。那就等南边战事打完了咱们调集人手来修吧。反正这么多战俘修什么都是修,不仅要修海堤,还要疏通整个帝国境内的水系,发挥内部水运的优势弥补咱们在铁路交通的不足,这样才能够给铁路建设腾出必要的时间。”
李玄清和巧兮商议灾后事宜的时候岑天时也接到了南线的汇报,几乎是马不停蹄的赶赴东南,同时派人急速给杨秋传讯,调集东南物资进入岭南救灾。同时和徐兴夏商议之后将原本用于远航的船队全部从渤海湾调集过来在杭州等地码头停靠,依靠运河将海量物资转运至船队然后运往南方,弥补陆通道受阻之后前方的物资需求。δんυιouЪα8.℃OΜ
不过这一次薛万里和柴嘉两人的动作确实指挥部刮目相看,在灾难过后第一时间将部队收拢,先期救助伤员之后,立即分派部队收拢附近的百姓,依靠后方几个没有波及到的物资仓库将百姓和部队安顿下来。接着在和后方失去联络的情况下远离珠江口,退守到后方靠近山地的宽阔地带。同时两人商议之后由薛万里率领部分人手执行防御粤军的任务,同时派出十几路信使分路出发和后方联系,柴嘉则带着大队人马和全部的百姓开始自力更生自行打通被冲毁的道路。
此时台风已经离开珠江流域朝着西北方向而去,渐渐平息的海风浪也让两人决定寻找船只沿海路转回去。事实这个办法的确比在陆寻找道路要快速的多。在天启二年九月十九那天玄影卫驾驶的小船在经历了三天三夜的漂泊之后终于冲到了福州城外。王厚纯也正是因为这个消息从而决定派遣后勤船队南下救援前线。而后续从杭州等地启程的远航船队则在徐家的带领之下迅速跟进,随船而去的还有大量的人员。按照李玄清的指示,在必要的时候重新开辟一个港口。这个被后来称之为汕头的港口也正式在此次救灾的过程中崛起。
得到物资补给的前线大军索性将救灾范围扩大,派出百支分队出发搜索幸存人员接引到军营救治,很快,几乎整个珠江流域东北部的灾民都被搜索出来,多达十几万人的受灾百姓让负责百姓救助的李立三想出了一个办法,选拔其中青壮年迅速组建临时的建筑兵团在随船而来的建筑总公司的技术人员指导下加入了疏通道路的大军之中。
同样的几天以后玄影卫广州城内的消息也送到了薛万里手,此次刘昌鲁的联军损失并不比天策军小,曲承美的静海军水师部队几乎全军覆没,陆兵马也和天策军差不多。只是对方毕竟有城池掩护,灾难面前比起天策军要好很多,没有多达几万的伤员拖累。不过让薛万里感到诧异的是刘昌鲁在广州城中也展开了灾后重建工作,见到天策军后撤之后也主动撤除了城防。这样一来双方几乎是默契的放开了戒备,将精力放到了后方和民政面。
天启二年九月二十四,杨秋赶到了前线汕头港,开始接替军方主持百姓救助和以工代赈的工作,将庞大的百姓就地安置,安排部分民众配合随行人员开始了在汕头安家落户的节奏,因为是建立一座新的港口城市,所以这一次采用的是李玄清带来的后世的标准,各项功能区层次分明,而且还未将来城市的发展预留了大量的空间。新建立的港口码头直接用钢筋水泥建造长长的栈桥,以方便货轮停靠装卸,仓库区也很快建立起来,大量的物资有了地方屯放之后,杨秋立即主持修建道路通往军营所在地。
在灾后重建的这段时间里杨秋直接将十几万百姓重新落籍在汕头,以此建立一个新的港口城市。这片原本就是一片荒原的地方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场,各项物资随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纪台风[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