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业带[2/3页]
是大唐帝国工业发展速度的地区,因为是李玄清和天策军的起家之地,现如今已经成了帝国工业的摇篮,按照风州刺史府统计来的数据,丰州的工商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例已经占到了六成以,而且大部分还是重工业和制造业。这在丰州这种原本就有成熟的商品粮生产和丰茂草原带来的庞大的畜牧业的基础,能够占据六成的比例已经表明丰州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而其他各个经济中心当中,无法做到丰州这样的地步,关中这边因为是长安首都所在地,基本是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结构,而且靠近政治中心,所以大部分以商业为主,加科技研发为主的这种模式。而天津那边还好一点,因为背靠北方深州这个重工业中心,加造船和武器制造,所以发展的也比较好,但是其他几个地方就说不来了,成都、中原和杭州基本是商业,甚至还是农业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这也不能怪这几个地方的政府,本身中原和江南那边就是属于传统的农业发达的地方所在,西南那边的成都也是一样。而南边的广州等地又因为海洋贸易的急速发展而发展成了港口中心,对外贸易的急速发展带来的好处和弊端也显而易见。
“皇的意思是建立完善北方工业带?”岑天时这几天已经研究完了李玄清的计划书,所以才会有点疑惑道:“咱们在北方的工业不是已经很完善了吗?”
“先生,大哥哥的意思就是在目前的基础,彻底整合北方的工业发展,有计划有目的的结合北方各省区的工业发展情况,优化组合组建一个北方工业带,从丰州到天津这样一条长长的工业发展区域。”巧兮道:“这个区域以内要建立完善道路体系,健全工业行业门类,从源头到产成品一条龙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简而言之就是,以丰州为基础加速辐射河中和并州,建立从矿产开发到加工冶炼最后成为产成品的一个体系,而以深州和天津为终端建立制造业中心,对外辐射整个渤海湾工业带,二者之间的铁路运输要加强,除此之外还要加水路和陆路交通建设。”李玄清这也是参考了后世的工业发展轨迹整理出来的办法,丰州目前的工业化已经很明显了,以丰州为龙头可以让周边的下游产业快速发展起来。李玄清现在要做的工业发展五年计划就是在此基础加大帝国的投入力度,带动工业再次发展,将这一区域真正的建立成和目前丰州的经济结构类似的格局。
而除了制造业之外,并州的大规模石炭开采和加工也成为这次工业带发展的重中之重,这关系着化工产业的发展。工业集团为代表的化工工业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储备,从煤炭开始从而建立一整套的化工工业的基础很重要,这一点在并州各地发展起来很方便。而且除此之外李玄清和巧兮准备的三酸两碱基地也会同期开工,从而彻底扭转目前工业发展只有一条腿走路的尴尬境地。
“这倒是和慕容他们明年的计划有点类似,不过慕容的计划似乎没有皇的这个计划周全。不过我已经将这个计划书给了慕容,让他在明年的帝国会议之前整理好。”岑天时点点头道:“等到了二月份我会前往丰州那边就地督促,让皇的计划书尽快启动。”
“先生不用事必躬亲的,慕容对于工业发展很有一套,而且他本身就是出身慕容家,如今六大豪门之首,只要他调动六大豪门的力量到时候必然可以协助帝国,尽快将北方工业带完善的。”李玄清摆摆手道:“当务之急是内阁和财政部需要准备充足的资金,否则的话必然会影响全国的经济发展。而且虽然目前虽然我们的主力是发展北方经济带,但是其他几个经济中心也不能因此而停滞,必须保证不少于今年的投入,这样才能够打好基础,将来承接北方经济带的工业转移。”
“我
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业带[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