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241 玉碎  古镇幽魂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0241 玉碎[3/3页]

  自己慌乱的表情。

  狡猾的李斯低下头跟身边的女子说着什么,装作没有看见,韩非才稍稍平静下来,少顷,韩非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开始反驳李斯的话:“兄长,尝言昔日尧舜禹三帝,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疏抑洪水、驱逐猛兽,膏泽于民,而使天下悦、人心所向,故是以仁善取天下也!孟子曰:天下之心不服而王者,未知有也!

  桀纣无道,商汤、周武率天下伐之。秦与关内诸国,俱为封建诸侯,而今秦阴图取天下者,非为仁义而实乃恃强逞勇、暴虐残民。邦国非无道而伐之,以恶伤仁。六国人心不服,则必戮力抗秦!

  将刀兵加于天下者,无视兵连祸结,伏尸百万、饿殍遍野之悲。如此华夏江山之一统,天下怨怒、不义不仁!秦败则必为天下屠,秦胜则天下反,诚不知其所归!”

  李斯不依不饶的反驳说道:“君子对待器物,爱惜它的行为不是仁义!君子对待天下子民,是施以仁德而不是亲近和怜惜。人心不足,分散国家的钱财来人人共享,这不是仁德。救助水旱灾害中的饿殍,而不是鼓励耕织、提前准备好应付灾年的粮食储备,这是治国的无能,不是仁德!

  春秋以来,诸国交战、征伐个无休无止、没有个尽头,枉死了多少无辜百姓!今秦国顺天领道,恢复统一,消弭天下纷争,实为施大仁大义于天下,加大恩大德于苍生百姓!

  仁德不是救助乞丐的小善和邀买人心的小恩小惠,更不是嘴上的言论和骗人的道具!春秋无义战,可是齐桓公、宋襄公、楚庄王、晋文公、秦穆公等等,哪一个不是满口的仁义道德,说自己兴起的是仁义之师?齐、楚、燕、韩、赵、魏诸国,哪一个不曾试图一统天下?不过是力所不逮罢了!”......

  同窗相聚不欢而散,韩非子又去见了秦王嬴政,秦王礼敬韩非说道:“韩非阁下?本王倾慕你的文章呀,《说难》、《孤愤》、《五蠹》,我全读过,十分欣赏呀!”于是嬴政朗朗的背诵起来:“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秦王随口吟朗起韩非的文辞,众人非常惊讶。

  少顷,秦王激愤地说:“五蠹者,五个害虫呀!韩非贤能,指出其要害,天下君王都要警醒!”所谓“五蠹”就是五种蛀虫,韩非在他的著作中认为,儒家、纵横家、游侠、患御者、商工之民皆是实行耕战政策以富国强兵的破坏力量,因而把他们比作危害国家的五种蛀虫。

  韩非认为,种田辛苦有人干,是因为有庄稼的收成,打仗危险有人干,是可以经由战功获得富贵;如果书生们舞文弄墨,就能取得高位和功名,谁还肯去流汗、流血?纵横家巧舌如簧、以所谓智谋惑乱各国,自己收取名利,也是不好的榜样、天下的蛀虫!游侠好逸恶劳,游荡乡里,是社会上的一群小混混!使用各种手段,逃避兵役、徭役的人,都是些富户、官宦家的纨绔子弟,到处行贿,败坏世风;而商人奸猾贪婪、囤积居奇,无信无德,也是社会的渣滓!

  韩非的认识现在看来难免有一些偏激和缺失,尤其是对于文化人即所谓儒生的认识和对商人的认识,有一定历史局限性和特殊性,但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治安无疑是进步的,秦王嬴政非常赏识韩非子的学识。

  然而,女人的美色,男人的才干,无疑是最令同类万分嫉妒的,如果韩非子不肯事秦,还是坚持要帮气息奄奄的韩王,或者说事秦后的职位在廷尉李斯之上,那么这个才华横溢的韩非子注定是“宁可玉碎,而不为瓦全”结局?

  一番论战,一番交往,李斯对秦王嬴政说:“韩非为韩国公子,人虽在秦,心不能忘故国,有韩一日,韩非终不忍背韩事秦,不如......”δんμしΟUΒα捌.cΟΜ

  一个能让韩非子“宁可玉碎不为瓦全”成为现实的计策逐渐在李斯的脑中清晰起来。

0241 玉碎[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