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三十三章:野兽之牙[1/3页]
果然,过了没一会,那两个人回来了,其中一人背着一大捆松木,另一人肩膀上扛着一只‘毛’‘色’斑斓的野兽。
木头就是普通的松木,扛回来后,大伙儿一拥而上,开始用砍刀劈柴,准备生火,那只野兽则吸引了我得注意力。
这东西不算尾巴,身长约一米二,浑身斑纹,形似一只大猫,只是四肢粗壮一些,另外两只耳朵尖上各有一撮长‘毛’。步枪子弹从它‘胸’膛穿了过去,心脏被打碎,已经死透了。
“白老大,这东西可凶了。”扛着野兽的人把兽尸掼在地上,心有余悸说:“刚才我都没发现,差点让它给扑到,好在小张及时开了一枪,把它给毙了。”
看着这具兽尸,白老五眉头微微一皱,转而问小刘,“你是巫山当地人,认识这个怪东西不?”
小刘走过来,瞪着眼仔细看了老半天,摇了摇头,“这东西像猫不是猫,像豹不是豹,从没见过。”
“这就奇怪了。”白老五对着野兽沉‘吟’起来。
这东西一看就是猫科的‘肉’食猛兽,这类动物都有极强的领地观念,一般不会越界,更不会长途迁徙,怎么会连本地人都没见过?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寡言的马红旗说话了,“这是猞猁,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和东三省等气候寒冷的地带。”
马红旗见多识广,知识储备丰富,显然不会‘乱’说,这应该就是猞猁。可他又说,这东西生活在寒冷地带,怎么会跑到亚热带温润多雨的四川?
白老五显然并不关心这些,闻言又追问:“马教授,那您说,这东西能吃不?”
虽然我们三个都是人质,可我却几乎享受到了头领的待遇,而马红旗因为知识渊博,也比较受尊敬,唯有郭子比较遭罪,经常吃这些人的亏,据他说还挨过打。
马红旗没做任何考虑,回答:“猫科的‘肉’不会有毒,只是味道都不太好,另外,它们体内一般都寄生着吸虫,必须要烤透了才能吃。”
听见马红旗的话,白老五松了一口气,挥收喊道:“快来剥皮,咱们今晚吃猫‘肉’!”
砍柴的人立刻分出两个,拔出尖刀,帮着处理猞猁的尸体。不一会儿功夫,整张皮被剥了下来,内脏被掏出来扔出‘洞’外,用一根削尖的木棍穿好。
这时候柴也劈的差不多了,大伙儿手忙脚‘乱’把松木柴码好,点着火,把猞猁架在上面烤。由于连日‘阴’雨,根本找不到干柴,只能烧富含油质的松木,可这东西烧起来烟大,烤出来的东西油烟味难免。
按照马红旗的说法,直到完全烤透了后,嗞滋冒油的猞猁才被抬下来,大伙儿分‘肉’吃。
我捧着一块,闻了闻,一股子烟熏火燎味,可肚子里饿的难受,也只好硬着头皮吃了。
出乎预料,这东西嚼在嘴里,既不难吃也不美味,一点味道都没,看着油滋滋的,却味同嚼蜡,跟啃柴差不多。勉强对付了个半饱,我就再也没了胃口,在火堆边找个舒服点的位置躺下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队伍开拔,继续向GPS显示的位置赶路,从地图上看,直线距离还有
第三十三章:野兽之牙[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