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章  我在平昌的知青岁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2章[3/3页]

  我们这里还是比较好,山不大,田较平整宽大,大的有我们学校操场那样大。分配还可以,但我所处生产队较差,是全大队最差的一个,主要是队上干部闹纠纷造成。我们生产队收的粮食只能吃到10至11个月,其余只有买高价粮吃了。

  队上又换了干部,只有1-2个月时间,情况有所改观。在彻底扭转我队落后面貌上,大队、生产队的干部和社员对我抱有希望,希望我为此努力。

  我也有这个信心,望你来信对我多加鼓励。

  目前我所需的日用品,队上已给我准备了一部分,房子是租社员的,知青房要下半年农闲时才建。其他的用具,队上正准备制。

  贵兄,你信上说你和我的邻居唐永华在一个生产队,他的绰号叫‘唐三’,我们关系较好,望与他好好相处,把我的情况向他介绍一下,如他今后给我来信,可一起寄来。

  另外请你好生保养身体,注意饮食。由于时间紧迫,以后的情况,再来信告知。

  此致!

  祝你象雄鹰一样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翅飞翔。

  另外,刘英惠、周世碧要我代她们向你问好。她们在一队,挨近我所在的生产队,只有二分钟的路程。wWW.δんūLǒμΒà8.CóΜ

  弟:洪荣敬上。1975年8月24日晚2点。

  看罢郑洪荣的来信,我为高中擎友的热情和对我的关心感动。

  丁贵在旁催我上路,此时已是中午,火红太阳当顶,山沟里没一丝风,头戴草帽汗水顺着脖子直往下流。

  弯弯曲曲的山路,不时走过三三两两赶完场的村民。

  跨过三岔河石桥,路分成两条,左边通往宝塔大队,右边通往胜利大队。

  石桥边的土地属宝塔大队一队。距三岔河小石桥不远处有一翠竹簇拥的院落,住有南岸区海棠溪运输社送来的三个女知青,都姓杨,父母都是该社的工人。

  听丁贵介绍有一个姓杨的女知青家住重庆南岸区四公里,其父亲杨斗我认识),与本生产队农民结了婚。当时公社、大队、生产队的干部都前来做工作,劝其不要与当地人结婚,家里人也极力反对,但她态度坚决,办了结婚手续,过起一个纯粹的村妇生活。而她男人家境十分困难,最近女知青生了个男孩,坐月子时男人只在场上买了20个鸡蛋,杀了只自已喂养的母鸡,足见日子过得十分寒酸。

  丁贵和我从崖下穿过杨家洞回到梁梁上的院子,我进屋将买来的米放进平柜,然后下来看第五封来信。

  这封信是重庆南岸区南坪公社古楼湾生产队高中同学刘开荣寄来的,他在信中写道:

  “长贵友,我于8月22日下午收到你的来信,你在信中讲得很好,对我启发很大,我表示真心感谢。

  首先,我向远去的战友致意、问好!

  祝你离开故乡、校园,平安无事到达你所参加劳动的地方。

  祝你独立生活感到愉快。告诉你一下我在生产队的情况:我于8月21日上班,早上7.30分上班,12点收工。下午4点上班,七点收工。一开始上班就是挖藕,这活路比较恼火。

  在家只要看着在学校的照片,就回忆起那幸福的学生时代,那可是人一生中最欢乐的日子。

  在生产队我只有一心为公,没有象在学校理想这样那样。谁在生活的激流中,不敢扬起风帆,他的生命之船就会搁浅在时代的岸边。懦夫虽有双腿,却畏惧低矮的山梁;勇士虽无翅膀,也敢天空翱翔;暴风雨无情的袭击,把嫩草娇花打在泥地里,风雨过后它依然更加艳丽。

  请原谅,我没及时回信。强调一点,注重身体。

  祝你在农村中,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此致!战友之间更加友谊。友kai-yung1975年8月23日。”

  刘开荣与我高中同窗二载,是班上唯一来自农村的学生。他身高1米65,长的墩实,头发乌黑坚硬,平头、浓眉大眼、厚嘴唇,下巴长有一颗黑痣,国字型脸,皮肤黑里透亮。喜爱穿蓝卡机中山服。走起路,步伐稳重,给人果断,力大的感觉。

  他的爱好是爬山,每天下午4点半放学,喜欢独自一人爬学校后面文峰塔。星期五下午劳动课,全班男女同学下山到罗家坝挑米、挑菜、挑煤,数他挑得最多,挑起东西跑得最快。

  南山中学校办工厂炼铝,在翻沙车间值班最久的是他。班主任尹书忠老师给他的评价是:“劳动态度端正,思想健康。”

  晚自习后,他常与我们踏着皎洁的月光在学校大操场散步,叙家常。他的理想是做个农业科学家。他父亲是南坪公社古楼湾大队支部书记,家中有哥哥、妹妹、母亲,家境还可以。

  瓜子小说网,更新快广告少(((★更新最快的小说网★百度搜索:书楼吧★WwW。shulouba。CC★)))

第12章[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