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2章[2/3页]
一个急转弯,在一定时间中会感到不习惯,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会产生思家念友的心情,克服这矛盾有一个过程。
你都是二十岁的人了,一定要学会管理自己,尽量不给大队生产队添麻烦。要协助农村党团工作,做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做一个敢于迎风闯浪,敢于献身的毛泽东时代的新型农民。
四弟:小王、小唐文化知识不如你高,岁数也没你大,你要象当哥哥的样子,多从思想、工作、学习上帮助他们,将他们往正路上引,使他们与你共同前进。这一切是我们的期望。祝你,安心农业生产,身体健康。母、兄、嫂共上。1975年8月16日夜(照片已各取一张加小露的共四张,请查收勿误)。”
读完信,从信封中取出大哥随信寄来的照片,一股思乡之情在心底油然升起。
我打开二哥的来信,他在信纸中夹了十斤全国粮票。当时他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读大学,马上面临毕业分配。
二哥来信如下:
“四弟,你好!你的来信于本月16日收到,看后详知,望不必挂念。
作为四弟此次响应党和毛主席的伟大号召,远离家乡,奔赴广阔天地锻炼,为兄的未能送上一程,从内心来说是非常难过的。
现想起很对不起弟弟,望四弟原谅为兄的不是吧!
自四弟离开后的第二个星期,到10日我回家,才知弟弟下农村的时间、地点和经过。我听母亲说:你走使她老人家心里很难过,一想起你有时就掉眼泪。这说明你给我们这个大家庭带来了深刻的映像。当然也给我们这个小家庭留下了很深的映像。
你朴实的性格时时在我们脑海里出现。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磨练着你的思想行动,我们应该抛弃幼想,迎着前进中的困难,时刻准备战斗!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提出的十年规划而战斗。
我们应届毕业生不放暑假,在9月6日前全部在校进行毕业教育、毕业鉴定和派遣工作。9-10日办理离校手续拿派遣证书。我们分配的原则是哪里来,回哪里去。我大概回原单位。
好!时间关系,下次再谈。1975年8月17日晚上于校桌上。”δんυιouЪα8.℃OΜ
看完二哥的信,我很激动,二哥长期以来待我挺好,他由原单位重庆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推荐上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读大学,经过四年学习,大学马上毕业,我祝愿他分一个好单位。
第四封信是高中同学郑洪荣从达县赵家公社寄来的,信封挺厚,可见他对我情意之深。高中二年半的同窗学习,我俩结下深厚的友谊。一同吃饭、做操、上课、散步。同住一间寐室,我睡上铺,他睡下铺。
我把背篼放在小溪边油桐树下的石头上,脱下鞋,赤脚伸进清彻的溪水中,慢慢的看起他的来信。
打开信纸,郑洪荣那熟悉的字迹跃然纸上:
“长贵兄,你好!来信收到,内容尽知。
你下乡后我一直盼望你的来信,一直盼到8月11日晚也没收到你的信。12日早上我乘水泥厂的车子到江北东方旅馆,13日早上乘长途客车前往达县赵家区。
到区上不久,生产队的社员来接我。
13日下午7点30分到生产队。来后三天忙给家里去信,一面介绍我的情况,一面叫家里把同学(特别是贵兄)给我寄来的信转寄上来。
直到8月24日晚上才从大队干部手中接到信,我连夜给你写回信。我到队上已十多天了,这段时间队上的队长、社员和大队的书记、主任对我映像都很好。
队上安排我当验收员和其它一些职务等。总之好的映像不是凭空得来,全是靠自己的努力。
我也希望你兄在以下几方面多注意点:
㈠对队长、社员和大队的负责同志要搞好关系;
㈡劳动踏实肯干,不怕脏,不怕累;
㈢坚持正义,不怕得罪人(适当的)。这些都是你知道的,但我还是要重复一遍。现在我们大队正在搞文艺节目,很缺人材,象我这个在学校毫无舞蹈细胞的人,在这里算是主要演员了。
我下生产队才几天,大队就安排我去练节目。我们公社的剧场刚建好,26日公社召开三纲大会(粮食、青麻、生猪上纲),对上纲的生产队进行表杨发奖,同时对落后的队进行鼓励。公社要求每个大队准备文艺节目,在三纲大会上演出。
22日晚才接到通知,我们大队演头场(也是公社剧场建成后开张的头场)。由于时间紧,大队把会文艺的人都叫来脱产练习。我们大队的八个知青(包括原高二班的刘英惠、周世碧)都参加了。
我们从早上10点一直排练到晚上11点(有时深夜2点)才结束。第二天早上还要出早工。我只好在今晚排练节目后,连夜给你回信。
长贵兄,
第12章[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