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十三章,姚先生[1/3页]
唐林跟旁的书生家世有些不同,他父亲给杭州单知州打了十几年的下手。▲WWW◇shulouba●CC〃
他父亲名为唐问一。年少时家境极为贫穷。但他是个有志向的人,坚信读书可以改变人的命运。所以他半农半读参加了科举,连续三次都不幸落第。幸好唐问一在最后一次参加科举时结识了同届中举的单武,一番深谈之后,单武对唐问一经世致用的学问极为推崇,因此后来外放做了县令,第一个师爷找的就是早已回乡务农的唐问一,后来两人荣辱与共,沉浮多年,等到单武终于坐上了杭州知州这一肥差的时候,唐问一屁股底下这个第一幕僚的位子已经坐了许多年。
这唐问一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事,讲求的就是一个“经世致用”,对那夸夸其谈之辈颇为不屑。言传身教之下,这种态度和做事风格也深深影响了家中独子唐林,唐林与杭州那边的士子一向是格格不入的,最是不喜那春花秋月感心伤怀的靡靡之音,一门心思想为国家百姓做些实事。与半路出家读书的父亲颇有不同的是,他还是有几分才情的,专心攻读之下经义文章写的也有几分水准,因此对将来入京求个功名也是极有信心。
近来最苦恼的事情莫过于一件,那就是单登瀛打定了主意不去报道,连带着他也没法去姚先生那里听课。在他心里这姚先生在国朝也算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大人物,少听一天那便是亏了一天。m.sΗùlοùβà八.cοM
说起这姚先生,还真是国朝巨变中的一个传奇。这姚先生是越州本地人,也是庐州大儒梁复开的弟子,连梁复开这种治学极严的人都夸赞过他,对友人说晚辈中“德远、唯道二人尚可”。德远指就是当朝宰相张浚,唯道是姚圣进的表字。然而同届赶考,张浚赶上南渡之前最后一波殿试成为状元平步青云,姚圣进却在济南的冰天雪地里大病一场,名落孙山。
后来金人南下,大周王朝弃地失土,皇室也不得不匆匆南下,科举就暂停了下来,姚圣进当时志在报国,自荐给威名赫赫的宗泽宗老爷子做幕僚。宗爷爷去世以后,当时还在做翰林
第十三章,姚先生[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