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二二章 自知之明  大魏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六二二章 自知之明[1/3页]

  天色还蒙蒙亮,关衙外就站满了兵将。至辰时两刻,十数亲兵护着李承志骑马而来。

  众臣山呼“国公”,李承志拱手回礼,而后齐入议事堂。

  这一议,便是整整一日,甚至三餐都是送进衙堂,直至太阳落山才算议罢。

  当夜,凡兵户、工户,包括以往予各厂帮工的妇人老弱尽皆接到诏令,命次日一早皆至民部,赶制一应军需。

  百姓如此,军队更是调动频繁:即日起,李亮、李丰二部皆撤回大军,只留李永寿率一卫驻守居延湖。

  令皇甫让自武威收缩兵力,移驻于张掖。李承志又令其分兵往南,限其一月占领临松(张掖属县,今肃南,与吐谷浑接壤)。

  甚至将刚收编不久的镇军也动员了起来,充为民营,往张掖郡城转运粮草。

  一时间风声鹤起,就连镇夷城的普通老百姓都知道:又要打仗了!

  ……

  “李承志这是要干什么?”

  看到元鸷被抬出别院,又抬上车驾,崔光又惊又疑,“莫不是恼了元鸷,要拿他问罪?”

  魏子建摇了摇头:“尚书放心,不至于此!”

  不敢说对这位佳婿了如指掌,至少对其秉性也知其一二。魏子建深知,李承志绝非如此愚昧之人。

  若是他恼了元鸷,从而心生怨恨,予大败时让他死于乱军之中,岂不是一劳永逸。何至与此时落人口舌?

  “那为何如此?”

  崔光狐疑道,“你不看元鸷脸色铁青,满面愤然,就如赴死一般?”

  “尚书既有疑虑,为何不问一问?”

  一语点醒梦中人,崔光恍然大悟:“对啊?”

  李承志甚是大度,并未禁他二人自由,崔光一时间竟给忘了。

  说干就干,他当即撩起袍襟,急走两步,拦住了车驾。

  兵将自是认得崔光,当即靳马,拱手问道:“尚书有何指教?”

  “与你无关!”

  崔光一挥手,又指着探头予窗外的元鸷:“元都督去往何处?”

  似是依旧愤愤不平,元鸷涨红着脸,嘶声回道:“秉尚书,贼酋欲逼元某出头,招降敦煌镇军……”

  如此时节,招降敦煌镇军?

  魏子建皱了皱眉头:“都督若是不从,拒了就是,想来承志定不会为难予你,为何却是如此模样?”

  元鸷恨屋及乌,见李承志都敢直呼“贼酋”,对魏子建自然也没个好脸色:“你说的轻巧?某若不从,至多也就是一死,但敦煌镇军、民近百万,若尽皆枉死予那火炮、天雷之下,元某岂不是千古罪人?”

  说罢便冷哼一声,缩回脑袋放下了车帘。

  看其如此模样,崔光若有所思,让开了道路。兵将道了一声“得罪”,令兵卒催起马车。

  看其走远,魏子建呵呵一声:“道貌岸然,无耻之尤!”

  浸淫官场数十载,崔光早都修炼成精了,焉能听不出魏子建的隐意?

  元鸷早已生了降意,又哪敢忤逆与李承志?

  但又怕落下把柄,日后会被朝廷清算,是以才以近百万镇名做伐,为自己遮丑。

  崔光叹了一口气,又摇摇头:“这元鸷素有忠厚之名,未想竟是贪生怕死之辈?”

  “生死间有大恐怖,何人不怕?”

  魏子建牙疼般的咧了一下嘴,“就是这既当娼妇,又立牌坊的嘴脸委实让人不耻……”

  “从哪里学的怪话,这般难听?”

  斥了一句,崔光又狐疑道,“大碛、比干城、居延湖等地大战方罢,大军堪堪撤回,都还不及休整,李承志又要进军敦煌?”

  “估计是何处出了变故,不得已如此!”

  魏子建话锋一转,“尚书与承志向来亲厚,他待你更是百般礼遇,如师亦友,不如你当面问问他?”

  “若他说要与朝廷开战,伱让老夫如何自处?是就地自杀,以节殉国,还是归附予他,做个逆臣?”书楼吧

  崔光翻着白眼,“不然你为何不去问?”

  魏子建干笑一声:“下官与他虽为翁婿,但添为魏氏一族之长,不到万不得己,这

第六二二章 自知之明[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