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5章 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4)  开局给秦始皇直播兵马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95章 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4)[3/3页]

  是他们大唐有这个产量,他还需要听各个尚书为了粮草遣银扯皮吗?

  赵匡胤完全没有感受到被羡慕,因为他这会儿什么都没有,只能听着天幕说起后面大宋得繁荣。

  越听心中越是过不去,这么好的条件,赵光义那个混账东西的玩意不晓得珍惜,倒是给他这个祖宗啊!

  他可是连打仗都得自己攒钱的,现在还没看到希望呢。

  【大家也发现,北方的作物其实慢慢的都开始显现出疲态,随着开发,作物的产量和性质都有些跟不上了。δんυιouЪα8.℃OΜ

  有时候老天爷还挺有钱,南方出现了水稻,北方也给安排了个重要角色登场。

  在上古时代,麦有分大小麦,但更多是指代小麦,大小麦原产于西亚,这是有定论的。

  仔细看的话,会发现我们古代农作物都是从‘禾’字偏旁,唯有‘麦’从‘来’字。

  说到底,就是小麦是一种引进的物种,并非原产于黄河流域。

  中原传统作物是春种秋收,冬麦的收获却在初夏,正好是青黄不接的时间段,听着就有‘续绝继乏’的功能。

  同时,它还能灵活的和其它作物进行搭配,也就是作为复种的作物,增加一片田地的利用率。

  好的粮食作物大家都是长了眼睛的,小麦的推广种植自然少不了朝廷的推动。

  汉代在关中等地推广种麦,晋南朝又在江淮一带推广种麦。

  等到了唐朝,唐初小麦还是杂稼,中唐实行两税法仲的夏税主要就是收麦,能被当作税收肯定就已经形成大规模、大产量。

  小麦不单单在北方作为主食,在南方也会被拿来和水稻进行轮作,一年两熟。】

  “麦子?咱们的麦子产量不高啊。”

  虽然平时家里都种,可是和刚刚天幕提及的亩产四百多,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一半都达不到,心里有些不平衡啊。

  “肯定是咱们种的不好,天幕会有办法的。”

  林书:说实话,你们这样我压力也挺大。

第195章 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4)[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