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4章 张居正改革—遍地开花  开局给秦始皇直播兵马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264章 张居正改革—遍地开花[2/3页]

  为漕运总督,全力支持二人的工程。

  在治水的同时,他这边更改了漕船起运和入京的时间,避开春汛,减少损失。

  只能说,当初规定南方漕运过淮的皇帝是个大聪明,刚刚好在春汛期间路过黄淮段。】

  本来还听得好好的,一听到后面,朱棣只想大声问出来,到底是哪个脑袋长出来是个摆设的蠢货提出来的。

  漕运的时间改一改是会死啊?

  是死犟着还是不知人间烟火,不懂什么时候有春汛啊?

  无论是哪一种,都足够叫人无语。

  【除此之外,张居正还对驿站进行了改革。

  这个方面还挺新奇的,倒不是说古代的驿站不重要,而是很少在改革当中把它也扒拉进来。

  驿道四通八达,自然需要相配应的驿站,到了明朝,从京师到各个地方的驿道上,有驿站1936处。

  驿站专门负责接待出差的官员小吏,但是吧,内部使用的车马驴这些交通工具,还有配备的马夫船夫等人都是从民间征集,且不付钱。

  这个操作我都没想到,真真就是官府吃霸王餐啊。

  这也就意味着,驿站接待的人越多,落在百姓身上的负担就越重。

  后面更是越来越严重,过往的朝廷命官和皇亲国戚对驿站过额使用,朝下索供、泛滥派遣差役比比皆是。

  只能说,蚊子再小也是肉啊,我都没想到驿站还成为一群人的勒索地点。

  事实告诉我们,没有差的大环境,只有不努力的人。】

  他们自然不会傻到把天幕的话当作好话听,虽然很多人都没有勒索过,但多多少少用过驿站,当时还未曾觉得,现在只觉得和压迫百姓、吃民脂民膏的人无所差别。

  享用了便是享用了。

  而生活在驿站附近的百姓更是眼里含泪,官府要征集,家里还不能反抗。

  可这世道,家里能有几头牲畜都可能是全部的资产,还被强硬的充公,哪里受得了啊。

  又找到一个错误处,不少朝廷都开始翻自家的驿站制度。

  别的不说,那什么不给钱就征调百姓家的牲畜和民夫,很叫人脸面挂不住。

  神宗听到自家的皇亲国戚,小小年纪眉头紧皱,那都是长辈啊。

  这个大问题还在宗室上面,可偏偏是太祖皇帝定下来的规矩,真就跟养了许多不生产的猪一般。

  民间养猪过年还能吃,可宗室呢?

  想想都觉得愁。

  【张居正注意到这个后,立马规定新的内容。

  第一,总的原则便是非军国大事,不能勘合用驿。

  具体的嘛,比如说不是朝廷奉公差,就别去打秋风了,除了那些皇亲国戚,比如说某些路过的官员也跟着免费用,若是真的想用,你倒是出点钱啊;书楼吧

  然后不是军务,就别讲究破排场,不准用金股;

  各地方衙门所属官员,不能借口出远门骚扰驿站。

  总之就是办公差、军国大事可以免费用,但其他人的话,要么赶路找下一个落脚点,要么就出银子。

  第二,为了减少假冒转借,所以加强了驿站的管理和稽查。

  主要办法有三个:

  内外勘合——京城和外省的检验不同;

  大小勘合——针对的是官员大小,大的可以供应粮食马匹,小的也能享受到人夫和粮食;

  长度勘合——为了避免有些官员过度勒索,设置了长单,其实就是一路上供应的数字,不单单有驿丞官员填写,还要有所过州县衙门盖章。

  第三,严格限制驿站过往官员的索取,地方官员也不准主动受贿上司。

  办差的官员使用的马匹、粮食都有严格的规定,地方官进京也不去带多少随从,不然这负担还不是得驿站出啊。

  只能说,张居正哪怕是对驿站改革都是从务实出发,后来还陆陆续续根据地区不同,调整驿站站银的征收,还对某些州县进行调拨。】

  要不是路途不允许,加上驿站使用的公用性质,还真能创造出不少价值。

  驿站和快递还是有所不同,毕竟连人员都要靠征集附近的百姓,没有那个条件。

  不过,许多朝代都能好好参考参考,毕竟这次改革的内容很细致,他们可以对应自家驿站合理摒弃。

  【然后就是边防的整治了,改革都绕不开这个地方。

  张居正在位的这些年,出过许多有名的将士,最有名的怕就是戚继光,戚家军

第264章 张居正改革—遍地开花[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