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7章 郭子仪:功盖天下而主不疑  开局给秦始皇直播兵马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357章 郭子仪:功盖天下而主不疑[1/3页]

  【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位是一名武将,也是一名能力和情商都极高的臣子,我们知道他强,但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他多强,或许是因为他出现的时间已经过了朝代的呃辉煌,所以我们在了解他的时候,戛然而止。

  毕竟,没有谁会喜欢盛烈过后走向衰败的牡丹,只是我还是想讲讲这个人,郭子仪。

  二凤家的皇帝应该还得间接的心塞和眼馋一回,郭子仪从武则天时代开始,生命走到终结时,已经历经7任皇帝,享年85岁。

  功盖天下而主不疑,未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

  短短的几句话,需要震惊的地方太多。

  历经七任皇帝?

  享年85岁?

  还有最后的那段评价,高到有些离谱了。

  功盖天下主疑不疑不知道,什么样的功劳,能叫他位及人臣、穷奢极欲还没人议论?

  穷奢极欲?

  这个词能用到臣子身上还不被人道是非,凭什么啊?

  李世民正色起来,郭子仪这个名字他不陌生,当初讲混账李隆基的时候,他就听到过这个名字。

  天下安危系一身,他没有忘记。

  其他皇帝也都在关注这个评价,顺便听听能不能知道点长寿的秘诀,害怕功高盖主的武将则是竖起耳朵听,倒是想知道这人到底有何魅力。

  【郭子仪被称为大唐中兴名将,我都觉得有些委屈他了。

  安史之乱后,史书说天下安危系于郭子仪一人二十年,只能说,你们是会夸人的。

  郭子仪的经历和大家想象的不同,并不是什么少年天才显明,乱世出的也不一定就是枭雄。

  前面将近六十年的时间,郭子仪的名声都没多显,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他等了五十九年,只不过,这个机会他或许没那么想要。

  天宝十四年,大唐由盛转衰的开始,战乱碧血横飞的时候,郭子仪横空出世。】

  果然,郭子仪虽然已经年过古稀之年,可依旧身姿挺立,背脊挺得直直的,无任何佝偻之态。

  他眼神充满怀念,如果可以,他宁愿蛰伏一辈子都等不到这个机会。

  与大唐的盛世和安定相比,他个人的名声和机会,微不足道。

  其他人只听到了年纪,居然将近花甲之年才开始等到机会,还真是晚啊。

  好多人活都活不到这个年纪。δんμしΟUΒα捌.cΟΜ

  这句话可是扎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心。

  【安史之乱郭子仪的打仗能力我不多赘述,他两次收复长安和洛阳,一手平内乱,一手抵御外敌,没有任何夸张,当时半个大唐基本都是他在带领着唐朝的军队守护。

  同时也要夸夸咱们大唐的兵,冷兵器时代,真的很厉害,后面直接用血肉在拼,精锐尽出,只是叫我们可惜和遗憾。】

  当兵的听到这里都觉得心中酸酸的,大唐当兵不说像是后面大宋那般,可要说多叫人羡慕尊敬还是虚构。

  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拼命,只是本能的听着主帅的命令。

  只有大唐的皇帝只觉得心疼,这一个个都是他们的子民,后面却是同室操戈,怎能叫人不遗憾和可惜?

  【唐肃宗曾经直言,“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后面这句话还被郭子仪儿子拿来怼公主,比起他爹,能力我们就不强求了,这个大脑袋可真是不装点实在的东西啊。

  唐肃宗也为郭子仪的封赏头疼过,唐肃宗…安史之乱能持续八年,与当皇帝的关系很大。

  他找人询问如何安排当时的郭子仪和李光弼,大臣建议了,说不要用官位奖励,直接用爵位和土地来捆绑,有了这么多身外之物,天下太平了,郭子仪他们就是想要动什么心思,也得掂量掂量。

  其实到这里,功高盖主已经显现,郭子仪的功名和危机已经同时出现。

  显然,唐肃宗已经开始防备了,这个没问题,人家大臣也听出来了,给出来和离的建议,也没问题。

  但架不住唐肃宗他不听啊,反而反其道而行之。】

  李世民都要被气死了,为什么走了个李隆基,又来个混账玩意。

  如果他没听错,这会儿还没完全天下平定,就在这玩这套制衡了。

  一群混账东西,看不到大唐的满目疮痍,看不到百

第357章 郭子仪:功盖天下而主不疑[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