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7章 郭子仪:功盖天下而主不疑  开局给秦始皇直播兵马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357章 郭子仪:功盖天下而主不疑[2/3页]

  姓的流离失所,倒是看到了功高盖主。

  【唐肃宗在这其中想要树立自己的威严,而不是树立战将的威严。

  皇帝不愿意功高盖主,人之常情,但有一个问题,你要是有压下去的能力,有你祖宗李世民的风范,冲锋在前,那么就用实打实的军功把武将压下去。

  显然,他没有。

  但当皇帝又不是当武将,没有打仗的能力就不行吗?

  要么你就有自己的用人之术,当然,不是指那种一边用战将平天下,一边又小家子气的钳制他们的权力和军功。

  尤其是还没有收复叛军作乱的地盘,就已经开始畅想日后功高盖主。】

  可不是嘛,能打仗的皇帝有几个啊,但人家同样能压得住武将啊。

  别人是既有又有,他可真是什么都没有。

  就算是什么都没有,你就不能稍微等一等嘛。

  你家天下都还没安定,就开始排除异己,这操作,他们听着怎么有点熟悉啊?

  【当然,大家也不要把唐肃宗和咱们宋高宗想到一块去,无论是谁,想要和后者并立,都存在极高的难度,罪不至此啊!

  同样遭遇的还有来瑱(tiàn),被叛军取了个“来嚼铁”的外号,显然是个不好啃的硬骨头,唐肃宗也是雨露均沾,把人调任。】

  雨露均沾用在这里可真是……

  【安阳之战,朝廷九个节度使攻打史思明,还是败了,“归功于”唐肃宗安排亲信宦官鱼朝恩在军中待着,然后不设主帅。

  我都没听过这样的设置,很好奇啊,没有主帅的啊,这九个节度使如何调兵遣将啊?

  没有主帅的话,如何统领啊?

  毫无疑问败了,但我是打心底的好奇,唐肃宗到底是怎么想的啊,你哪怕是防备,主帅都不设置,防备得有点过头了吧?】

  李世民没想到他李家如此人才辈出,这是什么狗屎玩意?

  他自己行武多年,更加理解这个致命性,九个节度使,不说节度使得大小,光是九个,没有一个明面上统一的主帅,谁敢大胆出主意?谁又真的服谁?

  还打什么仗啊?

  他之前哪里有资格笑话人家宋朝啊,他家这不就送了个天大的笑话出来。

  李隆基这会儿还没到头昏脑胀的时候,臣子也不好真的就把人逼死,何况陛下表现得知错就改,若是真有不善的苗头,到时候再做打算不迟。

  李隆基听到自己的好儿子做法,虽然他没多少资格指责他昏庸,但心口也是被气得生疼,天幕说得没错,就是一股小家子气。

  主帅都不设置,闻所未闻。

  【但,更加可笑的是,没有主帅统领,但一到问责的时候,郭子仪就被推出来了。

  战神郭子仪被迫卸甲,闲置三年。

  在战火纷飞的三年,如此一个战神,被迫观望。

  这一点,我觉得大家也没有资格笑话宋朝啊,对待郭子仪的态度,基本上就是用完就丢,只不过知道他有用,所以不杀,时刻准备着。

  史书说是因为鱼朝恩谗言构陷,我呸!

  任何构陷能起作用,都是皇帝心里愿意相信。

  要么是蠢,要么是坏,大多数时候都是又蠢又坏。

  别以为搞个奸臣小人出来,就能当作什么都没发生,当皇帝的依旧能清清白白,说到底,就是借小人之口说出来的心声,都不是好东西。】

  劈头盖脸的一顿骂啊,已经习惯了天幕时不时就开始指着鼻子骂的一群人,也没再跳出来说不尊重皇帝了。

  毕竟也不是第一次了,再说,他们听着也来气。

  【但要说平定安史之乱最大的战功之人,并非郭子仪,而是郭子仪的手下李光弼,说是“中兴战功第一人”。

  咱们不拉踩啊,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李光弼没想到他还有这种殊荣。书楼吧

  【二凤家的子孙啊,防范这方面如出一辙,对郭子仪反正就是用完就扔,比赵构好一点的就是知道郭子仪有用,必要的需要他来使力,所以没杀。

  唐代宗时将人打发去修皇陵,等到后面吐蕃逼近长安,又着急忙慌喊人去御敌。

  安史之乱里面手握重兵的将帅,基本上都没好下场。

  功盖天下而不疑,不是说的皇帝心胸宽阔,是郭子仪的政治

第357章 郭子仪:功盖天下而主不疑[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