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48-轨道电梯[3/3页]
杆状态的东西,而在细的一头那边有一个多孔的伞状结构这种东西是复合材料的,非常轻巧。多孔的结构既可以提供一些空气阻力减速,但是同时也能保证下降的速度。
在摄像机拍摄的时候,这个下落过程也到了尾声,摄像机中,这个结构体上出现了一些白色的烟雾,然后整个结构体就解体了,那个蘑菇状的伞形结构碎成了四瓣,在爆炸螺栓的作用之下朝着外部坠落。
在伞形结构坠落之后,下面就是一个葫芦形结构了,上面细而下面粗壮,不过很快,反正在比我打这些字还短的时间中,葫芦形结构的下部开口了,开口后的葫芦形结构,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被吹开,这个时候这个东西的最后面目才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一个四轴飞行器。
在四轴飞行器的四角处,四个小型螺旋桨张开,然后整个结构进行逆喷射,在降低速度之后,飞行器的螺旋桨启动,这个设备现在开始动力飞行,在动力飞行之后,速度很快就降低了下来,现在就是最关键的时刻了,这个穿梭机的最后部分,将会卡在浮箱上事先预备好的卡扣之中。
“同志们,现在我们的第一根固定索已经到达了,现在将是整个工程最为关键的部分,固定索将会与在水面上准备好的浮箱相连接,当连接之后,我们就会拥有一根纤细到在这个距离无法观测到的细线连接到在36000多公里高的舰船上,这跟细线将会连接地面与太空,轨道电梯也会在这根线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同志们,穿梭机已经越来越接近卡扣了。”主持人最后的声音激动的都有点变形,整个舰队和全世界无数人都将目光集中到了这个小的飞行器上。随着飞行器越来越低,在浮箱上升起来了几个卡扣,虽然距离很远听不到声音,但是在卡扣与飞行器结合的一瞬间,众人还是觉得耳中听到了咔吧一声。
万岁!!!!
巨大的欢呼声响彻云霄!这是理所当然的成功!
ACU同志都没来这个现场就知道这些技术是绝对没问题的,都是经过实际验证的,实际上,如果地面上没有【BETA】的干扰,在地的赤道上寻找出来几十个点,然后投下轨道电梯的固定索之后,借助空中的平台,建设一个星环都是没问题的。
七艘标准级构成的建造平台,距离地球有将近1000多公里,这里是真正的外层空间,属于高轨运行,实际上轨道电梯,不可能如同空间站那样靠近地球,否则的话就会被拽下去的,实际上前一阵子的清扫垃圾工作就为这个时刻埋下了伏笔,如果太空垃圾过多的话,也是没办法开启天梯的制造的。
在第一根缆线安装完毕后,剩下的工作就好干了,在轨道上的标准级顺着缆线投下了大量的小型机器人,这些小型机器人从轨道上朝着地面将包裹着缆线降落,就和索降的士兵一样,这种机器人每下降一个,缆线就会加粗并且坚固一分。
在下降的时候,机器人上的纳米喷枪,在缆线上建设新的组建,随着时间的经过,整个缆线变得越来越粗。从肉眼不可见,最后也变得可见了。
而在太空中,以七艘标准级为核心的框架也在不停的朝着四周扩展,越来越多的货柜加入到这些框架之中,随着时间的进行,一个空间站的雏形也出现在了宇宙太空之中。
整个轨道电梯的建设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推进的。其实CCTV的直播除了最开始之外,后面都是很无聊的,因为建造是需要时间的。
但是全世界却有很多人,目不转睛的盯着这个直播,希望可以从中了解到PRC的目的。
而在全世界目光都集中在轨道电梯建设的时候,ACU同志却悄悄的来到了南极。
要入侵另一个位面的地球,怎么说也是一个大行动,其中资源的调配根本就不可能掩人耳目,所以ACU同志才推动进行轨道电梯的建设,同时,在建设好轨道电梯之后,才能在宇宙中部署大型的量子闸门,当生产建设兵团,在另一个世界找到栖息之地的时候,也需要在宇宙中的大型量子闸门才行,在地面上的,规模永远都是有限制的。
并且如果移民开拓计划不顺利的话,需要建造第二个蜂巢都市,毕竟海南蜂巢都市内安置一亿人左右就不错了。在考虑到有新生命的诞生,南极洲的地下会更加适合建造一个大型城市。
48-轨道电梯[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